top of page

英語口說不會有奇蹟?

已更新:7月19日

ree

市面上充斥著許多聲稱短時間就能說流利英文的廣告

這樣的承諾,真有科學根據嗎?

本篇文章帶你理性拆解,了解哪些觀念有根據,哪些只是行銷包裝。


破解翻譯腦?還是合理過程?


多數廣告會強調要「跳脫翻譯腦」,建立「母語式語感」。

但語言學研究指出,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時,初期透過母語進行理解是自然且不可避免的認知階段。所謂「破解翻譯腦」的說法過於簡化了語言習得的真實過程。

強調語感與語境輸入是合理的,但不要被「快速母語反應力」的說法誤導。


口腔肌肉記憶真的能說好英文嗎?


口腔肌肉的練習、誦讀與語調訓練確實有助於發音流暢與自然,但發音的提升並不等於全面的語言能力。誤把口腔練習視為語言習得的核心方法,可能導致學習重點錯置。

這就像是"朗讀練習"有幫助,但無法單靠這一項就達到高階口說力。


減法學習法,是策略還是誤導?


主張「不背單字、不記文法」的教學模式看似創新,實際上若沒有語言輸入與記憶支持,學習成效難以長期維持。精簡學習應是策略性的選擇,不是完全排除記憶與規則。

重點不在學少,而在學得剛好。語言學習仍需要基本的詞彙與結構量累積。


短期訓練 可以達到什麼?

短期訓練確實能幫助學習者提升信心與口說流暢度,特別是在固定情境中的應對。但若期望「母語級表達力」,或建立反射性語感,只靠短期訓練是遠遠不夠的。

每日20分鐘有助建立學習習慣,但成果要穩定,仍需中長期規劃。


對話訓練與全英語環境:有效但有限

模擬真實對話、使用全英語授課都是有效教學法,有助語言輸入與反應力建立。但這些方法若沒有長期累積與語言深度訓練,難以形成真正的表達能力。

好的語言課程應結合輸入與輸出,並循序漸進。


總結:英語學習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

這類課程所宣稱的短期提升,有部分合理基礎,但仍不宜過度期待其「奇蹟效果」。語言學習是一場需要耐心、方法與實踐的長跑。

20多天的課程可以是開始,但不是終點。真正的改變,來自長期有策略的學習與反覆使用。


若你正在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,不妨回到語言學習的本質: 輸入夠多、輸出夠多、持續夠久。 每一次練習,都是為流利鋪路。 讓學習,踏實而不焦慮。這樣的你,才真的會有奇蹟。

語言學習是一個漸進且長期的過程,需要持續的練習與實際應用。雖然短期密集訓練可能在特定方面有所提升,但難以達到全面的語言能力改變,特別是達到「母語級表達力」的程度。 潛在學習者應對廣告中的誇大宣稱保持理性判斷,設定合理的學習期望,並認識到有效的語言學習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。

留言


學習英語,Julia 就搞定

無論你今天想學句型、優化翻譯還是備考寫作,點開 Julia 就能開始。
🌏 林錦國際|據點資訊

 

📍 台灣總部|總管理處 

🔹 EduMate|名師大會堂 × 總管理處
🔹 LexMate|法律科技事業部
🔹 Office of Global Elite Program
🔹 地址:桃園市中壢區領航北路二段 238 號 1 樓

 

📍 林錦|教學據點 

🔹 平鎮 | 文化館(林錦英文 × 陳正數學)
🔹 GDA|全球貢學志工協會
🔹地址:桃園市平鎮區文化街 193 號 4 樓

 

📍 美國分部|KICC International

🔹 Global Elite GE-Program|KICC U.S. Office
🔹 LexMate|法律科技事業部|KICC U.S. Office
🔹 地址:

        18031 Irvine Blvd, Unit 209, Tustin, CA 92780, USA

📞 聯絡我們|Contact Us

 

📲 點我加入官方 LINE 客服
👉 官方 LINE ID:@Kingslish
🔸 林錦總管理處:03-4255189
🔸 平鎮|文化館:03-2810857

📩 客服信箱

jekicc@juliaenglish.com

版權所有 © 2025 林錦國際文創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